校園建築

第一大樓(崇基樓)

原為本校在市區所建之教育推廣中心,建築面積計地下一層、地上七層。經始於民國六十年開工,完工於民國六十一年三月三日,本大樓自第二樓完成後,即更名為第一大樓又為紀念前校長桂崇基先生,董事會決議再命名為「崇基樓」,並於八十八年夏完成更新其外觀予以重塑。  現主要為法學院、系之辦公室及教室,其中二樓有語言中心、視廳教室,六樓有航太圖書中心(內主要有航空法、太空法、海洋法等書籍可查閱。),七樓有實習法庭,供教學模擬用。

第二大樓(鑄秋大樓)

始建於民國六十八年,完成於民國七十年,建成後即將商學院及各行政單位遷入,同時法學院亦自外雙溪遷來。又本大樓自購買校地以至建築完成,皆為前校長端木愷先生(字鑄秋)大力完成,乃將本大樓命名為「鑄秋大樓」,並在大樓中間川堂設置先生之塑像及壁記以為紀念。  本大樓地上七層、地下一層,地下一樓學生社團辦公室,二樓為電腦教室,三至六樓為商學院、各系辦公室及教室,七樓為城區分館。

第三大樓、第四大樓

第三、第四大樓於1971年建築完成。

由於城中校區教學單位增班及各學系電腦教室所需之電腦教室逐年增加進修部與推廣部教室不敷使用,1985年底才簽約購入這二棟大樓,第四大樓與第三大樓分別於1986年、1988年取得所有權狀。這二棟大樓的購入,不但使城中校區土地範圍更趨完整,增加未來發展空間,解決擁擠問題,且確保環境之單純與安寧。

第五大樓

為紓解城中校區日益擁擠的空間籌建本大樓。該大樓地面上六層,地下四層,已於八十九年九月初落成。包括教室、體育設施及停車場等。提供法商兩學院及推廣部更多的現代化教室及優良的室內體育設施。

第六大樓

第六大樓前身原為軍方向民眾租用空地當作停車場之用,1984年本校購入後,1985年為了因應教學需求,在永久性教學大樓未落成前,搭建為組合平房教室,臨時做為應急之處。1985年底,購得第三大樓、第四大樓後,調整為學生社團與體育運動之用。後來,由於平房不敷使用,2000年拆除改建為第六大樓,在2002年完工。

第六大樓可分為兩部分:西側為地上6層,提供學生事務處、體育室等相關辦公室及社團使用;東側內有兩層,上為體育館,下設游藝廣場;地下另設機車停車場。空間雖有限,但活化後豐富了校園環境,吸引不少師生駐足。

2018年,社會資源處在游藝廣場2樓設置創創基地。以營造校園「創意」「創新」「創業」的氛圍,作為創新、創意概念的孵化與實作養成場域。2020年,因應城中空間配置調整,原先在第二大樓地下室的餐廳移至第六大樓1至3樓,學生社團活動空間改至第二大樓地下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