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國際超級馬拉松賽事今年邁入第二十年,自我個人擔任校長後每
年都一定參加,每次參與的經驗總讓我感動不已。非常感謝20年來,
所有為此賽事付出心力的師長與同仁們,以及熱心捐助給予支持鼓勵的校友及各方好朋友們。
東吳超馬賽事每年都會成為新聞焦點,去年(2018)更是作為亞洲
盃超級馬拉松賽事。我曾經上網搜尋國際運動賽事網站,發現東吳超馬是臺灣唯一一項列名的國際賽事,臺灣的運動項目能夠在國際上嶄露頭角並不容易也不多見,而超馬是憑藉著東吳大學一己之力達成之成就,相當值得驕傲。成就一個好的賽事完美成功是由各方工作人員的努力累積,我在這裡想特别說明,東吳超馬與其他賽事最大不同之處,就是我們擁有一群熱情有活力的學生志工啦啦隊,賽事期間24小時不間斷地在場邊呼喊為選手加油打氣。
我曾經問過一位歐洲選手,他是世界知名的超馬健將。我問他參與這麼多場賽事最喜歡哪個場地呢?他肯定地表示最喜歡東吳。雖然東吳超馬24小時只圍繞著校園操場不間斷持續跑著,但比起其他沿路美景的賽事,帶來更大的挑戰與困難。超馬是一個極具耐力與毅力堅持的結果,而東吳學生志工組成的啦啦隊持續不斷在場邊熱情呼喊加油,正是給予跑者強烈信心與希望,增長耐力與精神的最佳良方。
每年超馬志工招募均採取線上報名,招募約500名志工,名額都在極短時間內爆滿,同學們顯然已將參與超馬志工做為在東吳讀書期間最重要的顯赫經歷,因此東吳超馬並不僅只是提供一個特殊運動的場所;事實上,對學生而言更是最好的德育與群育教育。超馬學生志工們必須學習相互合作,每一個人都是群體間的一環,要完全地互信互助,展現出來的才是圓滿的結果,這也正是群育教育最能體現的成就。每每看到操場上超馬選手們各個筋疲力竭,仍然堅持努力奮戰時,那種永不放棄的精神著實令人動容,這種體會如不親身體驗很難感受。我相信參與的學生們經過這種洗禮,無形中的收穫必定會深深烙印在靈魂深處,一生受用無窮,這也正是最好的德育教育。
東吳超馬20年,正好也是東吳建校120周年,非常地巧合,也非常特別!我特別希望能將超馬賽事的永不放棄精神,注入東吳人的靈魂之中,讓我們也能用熱情的態度與堅毅的精神,好好裝備自己面對下一個挑戰。
1999年超馬首屆舉辦時借用東吳大學操場,時任東吳大家長的劉前校長,於2001年決定接手主辦,開啟了20年來的東吳國際超馬,並在該年提出「國際!活力!堅毅!」的口號,賦予東吳超馬新精神,奠定每年主辦的賽事主軸,之後在校成立慢跑隊,親身參與跑遍各地,開啟校園慢跑風氣,為東吳超馬最重要的推手。
郭老師是本校資管系教師,也是70級東吳電子計算機科學系校友。先後擔任路跑協會和鐵人三項協會副秘書長、超馬運動會秘書長和理事長,現在是超馬國際總會(IAU)技術委員和傳播委員。1998年引進超馬運動到台灣,隔年為母校百年慶生而發起舉辦東吳超馬24小時賽,他發揮了超馬運動的堅毅精神,多年來以著作、寫專欄、開班、演講、舉辦超馬系列賽事等多維度地推展路跑運動。